某天晚上上人在開示,講到的是慈濟大學跟醫院的合作,為治療病患的苦而用心等等。一開始沒多久,提到了幾位醫師,其中有講到辛醫師。我就跟老媽講,那位辛醫師在我們所上演講過,也跟我隔壁實驗室的老師合作。說著說著…
我看到了阿望!
接著就看到了打網球的那個學弟(忘了他叫啥了,不好意思啊),柏蓉,小白,東阜等等,更接著…
某天晚上上人在開示,講到的是慈濟大學跟醫院的合作,為治療病患的苦而用心等等。一開始沒多久,提到了幾位醫師,其中有講到辛醫師。我就跟老媽講,那位辛醫師在我們所上演講過,也跟我隔壁實驗室的老師合作。說著說著…
我看到了阿望!
接著就看到了打網球的那個學弟(忘了他叫啥了,不好意思啊),柏蓉,小白,東阜等等,更接著…
莫名其妙的兩年,莫名其妙的口試就這麼結束了,不管怎樣,口試也莫名其妙的過了…
兩年下來的心得,我果然不是一個研究型的人,哈哈~
在咬下第一口烤玉米,剛好會場倒數完,2007年的第一口食物就是烤玉米…
真快,2007了。
純純說,小甘表示以前的一個學弟可能上中興的電機博士班,然後在問我有沒有可能繼續念?
老實講,以後不知道,但明年畢業之後是不可能馬上繼續念的。
前兩天實驗室的 HP LaserJet 2420d 在大家狂操之下,碳粉匣總算壯烈犧牲了。拿了碳粉去系辦更換,系助理抱怨我們用的速度太快,我跟她反應我們人數眾多,特別是大學生都會進來研究室使用。結果助理小姐就向隔壁沈老師反應,沈老師當然馬上打電話通知可樂。
原本很單純的一件事,其實突顯了許多的問題。助理小姐說別間研究室都不會有這種問題,廢話!別的研究室大學部沒這麼多,而且我們兩間研究室都是做硬體的,一堆 DataSheet、User Guide,印下來就不知道到哪去了,再加上鄭老闆的好習慣,三天兩頭就幫我們找新東西,文件不印嗎?上百頁的 PDF 怎麼看?電子檔看到眼珠都會掉下來了。用的快是因為印量大,因為這台可以雙面列印,不單單是我們自家人印,其他人也跑來印,大學部的也會幫同學印講義,好用才會一直印啊!不然一台那麼貴的機器買了沒人要印,買了幹什麼?至於說,小台的怎麼就不會用那麼兇,又是廢話,有一台自動雙面列印的機器,還有誰要手動雙面?我倒希望當初不要把經廢花在小台的上面,好好砸在 2420d 上面還比較有用。買了五台 1020 還是抵不過一台 2420d。
手邊的程式寫了好久好久都沒有下落,不過明天要 meeting 了,今天好歹也得趕出來。
發現自己對程式的熱情已經消失大部份了。
雖然身邊有許多慈濟人,但我似乎沒能被感化到。慈濟人的心腸都很好,救苦救難都跑最前面,平常待人也都是溫和親切有禮。這些我想我都做不到,對於某些人呢,我還是有種敬而遠之的想法。不是討厭,就只是一種不對盤的感覺。有時講的話聽起來,不是讓人覺得空洞,就是不太舒服,這些人呢,開玩笑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有趣,只會有那種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覺。
果然我的修養差的很啊~
星期一早上的九點多,老闆一通電話打來,叫我跟輝哥下去討論討論,這一討論就到了中午。下午正打算小瞇一下時,羅助理又來跟我講說,老闆要討論電路 layout 的事情,也叫我一起去討論。這一討論又到了四點去了。
星期三中午,吃飽還沒坐下來,學弟通知我跟輝哥,老闆下午四點半到討論一些東西。我跟輝哥是有點疑惑,不是星期五要討論嗎?後來老闆說,星期五他要去台北,先討論一下大家做的怎樣,進度如何,方向該不該調整,也說以後 meeting 的時間就訂為星期一三好了。
昨天電算中心的黃先生來系上裝了兩台 NAT Server,使用的是 m0n0wall。以前有過耳聞,但因為跟小甘都是在玩 LRP ,就很少再去碰其他類似的嵌入式 Linux(FreeBSD)系統。後來發現,那兩台 NAT Server 配的是 P4-D 3GHz + 512MB RAM。讓我想到,一年級上老張的課時,他用懇切的表情說的「資源有限」。
學校的政策我是不懂的,剛好前陣子雪球老師到中國醫大,負責推動資訊相關課程、環境設置的業務,跟我聊到了一些。他當時是問我,在一個非資訊相關的系所裡,如果開設一些較資訊專業的課程,如系統維護啦、網路管理啦,並且推動讓研究生學,之後可以到電算中心服務或是負責系所上的管理工作,有沒有可能實現?我那時候還算潑老師冷水,當場哈哈哈哈的跟他講不可能。之所以會這麼講,也是熱情來到這裡都被磨掉了的關係。
去年的 7/13 來到了這裡,過沒多久海棠就來了。過了一年,今年的差不多這個時間,颱風也來了。過了一年,怎麼差不多呢?
老闆出國回來了,他出國的這段期間,我啥事也沒做到。講難聽一點,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。一個研究生居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些啥事,還領著計劃的錢,這就是老闆口中沒有職業道德的研究生吧?
〈經一章〉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修脩其身;欲脩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脩,身脩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期中考那週剛好不知道給我想到什麼,很快樂的跑去跟頭家說要換題目,本以為頭家會關心一下換題目的理由,沒想到頭家阿沙力到大大的嚇了我一跳,一口就說:「好啊!那你想做什麼呢?」
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。從小念書到現在,我發覺自己沒有所謂的創造力了。雖然說想接著佳薇的題目繼續做下去,但老實講,我也不知道明確的目標是什麼。而頭家總是給了一些有的沒有的,看似題目,但常是他天馬行空想出來的,未經證實而且虛無縹緲,而且頭家總是交待說:「這我隨口講講的,你自己再想看看,多 study 一點,看看有人做過什麼了再來討論。」
前陣子偷懶看了「衝擊效應」這部電影。憑良心講,還真的感受到了電影裡所謂的「衝擊」。很巧的是,這種擊衝在我所處的環境也看的到 ─ 只是面對的事不太一樣。
在這裡並不會有種族歧視的問題,但是我卻面臨到一些有趣,而且有點矛盾的現象。比如說,以前念資管時,學的是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的力量,做好管理,甚至是從中提至企業獲益的能力。在這裡,學的是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的力量,把醫學上想做而人力無法做的,或是減低不必要的人力負擔,或是讓醫學更進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