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陣子偷懶看了「衝擊效應」這部電影。憑良心講,還真的感受到了電影裡所謂的「衝擊」。很巧的是,這種擊衝在我所處的環境也看的到 ─ 只是面對的事不太一樣。

在這裡並不會有種族歧視的問題,但是我卻面臨到一些有趣,而且有點矛盾的現象。比如說,以前念資管時,學的是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的力量,做好管理,甚至是從中提至企業獲益的能力。在這裡,學的是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的力量,把醫學上想做而人力無法做的,或是減低不必要的人力負擔,或是讓醫學更進步等。

但有趣的,所上管理電腦教室系統的方法,卻是採取最原始的 ─ 安裝好一台的系統,做出映像檔,還原,改主機名稱。我不知道這跟我所學的「以資訊科技的力量進行管理,把人力需求降到最低,或是把人力用於其他地方」有沒有衝突,但是卻發現,這麼做的好處是,可以將工作時間報上去。這種事往往是很廢時的,所以工讀時數一下子就填滿了。

另外有趣的事有點跟技術相關。本系所的電腦教室有台 NAT Server,但是我不太理解的是, NAT Server 上的兩張網卡(一張 assign public ip,一張 assign private ip)所接出來的線是接在同一台 switch 上,這麼做有沒有什麼特殊意義。我只知道,在研究室裡面,跟所上申請了public ip,但卻隨時隨地可以 DHCP 取得電腦教室發出來的 private ip。跟管理的老師反應,老師的回答是:這樣不好嗎?這樣子就可以方便上網啦!還說:如果把 NAT Server 的兩條線分開,那這樣子就只能在特定的地方才能取得 private ip了,這樣子就被限制住了。我努力的回想,可能是自己學的不夠多,目前還沒有搞懂這樣子接法的意義。

在開始接觸 Linux 之後,很佩服開放原始碼的精神。我也深深的相信,技術不該是私藏的,特別是在學術環境之中。當然,這只是一個夢想,有太多牽涉到我搞不懂的利益問題,導致技術是不可能不私藏。故且不論這麼深奧的事。當初 NAT Server 的事,我很猶豫要不要跟管理老師說,可愛的雅芳同學基於大愛的精神,非常鼓勵我說,說了之後呢,也沒人鳥我。於是當網路開始不順,電腦教室三不五時網路不通時,也不見號稱以前做網管的老師,也不見號稱以前做網路設備的老師。

回歸現實面,僅管技術分享是快樂的,但是人是自私的。這個系所(其他系所不知道)就像是台灣的政黨政治一樣,老師重視的不是系所的狀況,而是自己所做的實驗室的成果、名聲。這跟小甘以前給我「有能力就多做一點」的想法還真是大大的衝擊啊!這個情形在這幾天又有了更有趣的狀況。研究生研究室湧進了大量的大學部學生,老師允許,但是基本的禮貌不見了,在研究室中聊天聽歌,幾乎快反客為主了。我仍然相信技術該是無私的,技術的分享是快樂的,但是在這個大愛的環境,我看到了技術是藏私的,不用分享,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才是快樂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